iNFTnews | 回顾支付宝鲸探发展历程 是数藏的投机客还是引领者?
9月8日,蚂蚁集团旗下鲸探数藏平台正式上线了“实物定制”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对部分已发行的数字藏品定制衍生实物。
也就是说用户可在有“实物定制”的数字藏品中选择付费定制T恤或装饰画(按页面描述,下一步定制品类和玩法还将持续扩充)。
鲸探作为数藏行业的头部平台,推出这一功能也引发圈内人士热议。
从“粉丝粒”到“鲸探”:开启中国特色数藏市场
大众热议的“实物定制”功能,包括它会有什么样的市场效果,有多大吸引力,能否推动数字藏品的热卖或实体品牌的销量?这都值得我们讨论。
对于数藏平台来说,当大厂的数字藏品走到十字路口时,有的选择了关停如腾讯幻核,而有的选择了继续前行如支付宝鲸探。这种“分道扬镳”的局面让我们有必要去思考数字藏品究竟有没有未来?
如果追溯国内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鲸探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见证。鲸探的前身是原支付宝在2021年6月上线的“粉丝粒”小程序升级而来,定位于满足用户对数字藏品的收藏、欣赏和分享的需求,由蚂蚁链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在数藏行业,鲸探可以说是国内数字藏品市场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早在还被称为“粉丝粒”数藏平台时,其首次发行的敦煌主题数字藏品系列一经发售就一炮而红,引发巨大反响。
在闲鱼上,该系列数字藏品转售价一度高达150万元,彻底点燃了国内用户抢购数字藏品的热潮。
相较于海外普遍比较流行的1v1(即1张图片发行一个NFT)NFT 发售模式,支付宝粉丝粒(鲸探)采取的则是1v多(即1张图片发行多个NFT)的发行模式,在鲸探平台上,一张图片发行10000份NFT是最为常见的做法。
在藏品发售价格方面,早期的鲸探也基本以低价如9.9元、19.9为主。较低的价格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大大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提升了用户购买的意愿。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海外动辄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的天价NFT。
低价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同时给予用户巨大的增值炒作空间。鲸探开创性的采取低价和“一张图片卖1万份”的做法很快火爆出圈,并且带火了整个数字藏品市场。
有了鲸探模式的成功,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大平台纷纷效仿,争先恐后的上线和发行各种数字藏品。要说鲸探开拓了“中国特色数字藏品市场”可能也不为过。
然而从年初的爆火,到现在的爆冷。数字藏品市场始终面临着一个始终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也是外界一直以来对行业的质疑之声:数字藏品除了投机炒作,还有什么价值?真的有人会因为喜欢收藏而去购买数字藏品吗?数字藏品到底有什么用?
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鲸探早期销售的数字藏品,部分的应用场景是支付宝付款皮肤,用户可将该数字藏品设置为自己的支付宝付款皮肤。然后随着发售数量的增多,后期发售的大多数字藏品都并未包含有什么实质性的权益或者应用场景。
此次,鲸探推出数字藏品“实物定制”,或许也是在回应外界“数藏图片到底有何价值”的疑惑?我们不得而知。
“实物定制”能否为数字藏品“赋能”?
事实上,实物定制并不稀奇。它和网上购物一样广泛存在于各大电商平台,用户把图片等需求给商家,商家就能生产出用户定制的商品。只不过鲸探把它应用在数字藏品
纵观整个数字藏品市场,在开展数字藏品“实物定制”功能的平台不下少数。如“稀物”数藏平台很早就设计里实物铸造日,在固定的日期为用户开放铸造实物的功能,而是以免费为主。
上市公司西湖万事利旗下数藏平台西湖一号一直以来都在主打实物和数字藏品捆绑销售。但是综合来看,这一功能对数字藏品的销售推动并不明显。一是实物定制目前已基本上是各大平台的标配功能,也是各大平台“玩烂”了的赋能玩法。
另外,从用户角度来看,数字藏品进行“实物定制”对用户意义不大。实物定制已有成熟的产业链,途径、品牌、服务等功能都俱全,用户若想定制实物有很多渠道可以实现。
何况,鲸探的实物定制还需另外付费,这一操作有再“割用户一刀”的嫌疑,等于花两次钱。
若说数字藏品为定制的实物增添了消费动机,一是大多数数字藏品都不具备文化意义上的属性,无法让用户为其下单;更为重要的是,购买鲸探数字藏品的用户并不是为了能把它印在实物上而去购买它,用户看中的是藏品“稀缺”,是一种虚拟“数字资产”,具有较大升值空间的可能。
结果可想而知,用户大概率不会为其买单。“实物定制”并不能根本解决“数字藏品到底有什么价值”这一疑惑,也无法真正意义上为所谓的数字藏品“赋能”。
反过来讲,“赋能”本身或许就是一个伪命题,本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才需要外在的价值来给他赋能,让他看上去很有价值。
一个东西如果他本身是有价值的,那他并不需要他本身以外的赋能而去证明他的价值。
鲸探是投机客还是引领者?
国内数字藏品历时一年多的发展,由于政策风险等原因,它的金融属性无法被拓展,目前更多的是有限的收藏价值和消费属性。鲸探作为国内数字藏品市场的开拓者,在这种形势下无疑是行业的一个风向标。
在数藏行业还再持续探索的形势下,作为国内头部的数字藏品发行平台,鲸探有能力也有义务帮助整个行业探索更为落地和价值的发展道路,引领整个行业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但是事实上我们并未看到这样的一个鲸探。
从发行模式上,它是“一张图片卖1万份”的“始作俑者”,至今仍然还在延续一张图片发一万份的做法,不断的销售同质化的图片,即使外界质疑声不断也不为之动容,基本没有任何创新的做法。
在发行数量上,鲸探是国内数字藏品发行总量较大的平台,且依靠低价的优势(发售价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持续大量发售,截止到2022年8月7日,发行量占据整个数藏行业的大头(发行量占比约40%),共发行藏品663款,总发行量高达691.3万件,总发行量市值达到1.26亿元,发行均价18.22元(数据来源GoMeta深卡团队),且还在每周发行新的“图片”,变成了一个疯狂“卖图”的平台。
在早些时候的“七夕”期间,鲸探发布的两款藏品不像以往一样“一发售即售罄”。两款藏品在发售了二十多分钟以后,遭遇了非同寻常的滞销状态,平台对未售完的这两款藏品进行了罕见的下架处理。
鲸探的这一“滑铁卢”不知会为后面带来什么后续效应。但同质化的数字藏品发售量过多,藏品的稀缺性越来越低,加之发行频率越来越快、藏品质量无法保证或是其原因之一。
在发行频率上,从5月份开始,鲸探非常明显的加快了发行频率,据统计,鲸探6月份仅有4天不曾发售数字藏品,这还不包括其它发售渠道。自此开始,鲸探‘滥发’开始在用户社群中流传。
此外,鲸探在用户服务方面以严苛著称。今年2月份,鲸探就已开始大规模对用户做出限制转赠功能的处罚,后又接连进行了数次。这同样也打击了用户的积极性。
如3月19日,鲸探在更新后的一版用户协议上,其附件《违规用户处罚规则》加大了处罚力度,明确表示“组织数字藏品场外交易并构成犯罪”和“使用外挂抢购数字藏品并构成犯罪”的违规用户,除永久封号外,还将报警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对用户来说,投入金钱购买“图片”,却又不断受限于如不断限制转增、更改用户协议等鲸探的游戏规则,是很不爽的事。
鲸探的这些种种举措或是藏品滞销的潜在因素。
而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卖图”之外,我们并未看到鲸探在整个数藏行业有任何创新的、能引领行业步入正轨的一些壮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巨无霸,支付宝拥有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资源,在这个新兴的领域,却做得如此平庸甚至令人失望,不得不说让人大跌眼镜。若要继续引领国内数藏行业,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否则将沦为取巧的投机客。
结语
观察数字藏品在国内的发展,鲸探的表现让人失望,它没有做出行业的表率和让用户期待的行为。
作为国内发行总量最大的数藏平台,它遭遇的藏品滞销一事或许不是件坏事。它迫使鲸探停下不断前行的脚步去思考,如何做出更有益的探索,实现更大的创新和改变。而不是推出平淡无奇早已被“玩烂”了的“实物定制”功能。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若不继续创新前行,就会落人身后。于鲸探而言,我们不禁要问:当数字藏品的红利过去,当“以虚促实,赋能实体”的“实物定制”的方向探索艰难,数字藏品的未来在哪里?
数藏行业需要优秀的引领者,如果不是鲸探,那会是谁?
作者:YuanShan@iNFTnews.com
声明:NFT中文社区原创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文章/素材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客服处理。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