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BTC完全违背了货币发展的逻辑

收藏
分享

何谓货币的本相?好金融与坏金融的分水岭是啥?不妨回归本源,洞悉货币的本质与金融的逻辑。

货币到底是个啥?现代经济日趋货币化的今天,货币已成为人们生活生存和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货币概念却日渐模糊甚至被异化。

由于货币自产生以来,其表现形态和运行机制等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由“实物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由有形货币(实物货币、纸币和辅币)发展到“无形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从机理和形态都发生了裂变,使得人们对货币的研究和认知越来越偏离实际,跟不上其真实的变化,因而出现了很多认知上的差错,甚至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和惊世说辞:

如“货币就是信任”,只要是人们普遍信任并接受的东西,就能够成为货币,根本无需国家的支持;商业银行根本不存在“先有存款,后有贷款”或“存款立行”之说,因为贷款是信用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增加存款,实际上是先有贷款,后有存款;货币在金属本位下是发行人(央行)的债券,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则成为国家的股票等等。

特别是在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网络“加密货币”出现后,有人开始将货币脱离经济领域,上升到哲学、玄学的高度进行演绎和想象,认为货币应该排除人类的干预,交由上帝(去中心的数学加密方法)管理,彻底颠覆现有的中心化法定货币体系;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与交换无关,与“资产的价值”无关,货币从来就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确立并捍卫人的价值”等。

这些说法就像雾霾使空气变得浑浊一样,使人们对货币的认知和把握越来越混乱,甚至已经影响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把握,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货币总量的调控。这种状况令人堪忧,亟需正本清源,弄清楚何谓货币!

这得从“有形”实物货币的产生和演变说起,明确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要与其财富规模保持动态平衡。

剩余劳动的出现,以及不同剩余劳动之间交换的发展,需要价值尺度或交换媒介。

而在一定社会交换范围内,最受社会追崇的物品(主要取决于社会权威力量的喜好)就被用来充当交换媒介物。这种交换媒介物就成为“货币”的雏形,即商品实物货币,其本身就属于社会上最受追崇的商品。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要不断提高交换交易的效率,充当货币的商品实物需要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条件。最后,没有生命,品质相对稳定,易于划分价值档次,得到社会主流追崇的物品,如特殊的贝壳、骨头、羽毛等,开始充当货币物品。随着金属开采和冶炼技术的发现和进步,更加符合货币特质要求的贵金属,开始逐步取代其他物品,成为货币物品的首选。最后,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集中到黄金和白银上。

货币的进化和统一,大大提高了交换交易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伴随货币的改进,人们又在结算方式上做出创新:一些有实力且有稳定业务往来的商户之间,开始尝试“日常记账、定期清算”的方式,即日常发生的业务往来,不进行逐笔的货币清算,而是采取签字画押明确往来关系,双方据以记账即可,到约定的日期,将双方往来账目进行核对并汇总轧抵,将差额部分进行货币的收付清算。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金属货币日常的流通和清算等成本。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专门从事货币异地汇兑的组织,如钱庄、票号等。

在汇票或银票能够保证及时足额兑换成金属货币,进而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情况下,人们进一步发现,只要有足够的兑付保证,这种票据本身就可以替代金属货币进行日常的流通,只需将记录金属货币总额的票据拆分成不同档次面额的标准化钱票即可。于是,一种事先印制好,标明出票人(亦即兑付人)、票面金额,出票人承诺见票即付(持票人将票据交给出票人指定机构,经验证真实后,该机构即将票面金额对应的金属货币兑付给持票人),不再记录持票人,可以自由转让的新型纸质票据。这种纸质票据就成为纸币的雏形,并不断完善和规范。

当然,这一阶段,纸币只是金属货币日常流通的替代品,是以金属货币作为基础和担保的,所以也叫做“金属本位制”下的纸币。

随着贸易的扩大和繁荣,货币需求量随之扩大。但受制于货币金属供应量的限制,实际可用的货币量往往与贸易和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偏离,往往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反而对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由此,人们慢慢认识到,随着贸易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丰富,但货币最根本的功能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而要发挥好货币“价值尺度”的功能,就必须努力保持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为此,就需要使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与该国主权范围内,能够得到法律保护的,需要货币化的社会财富的规模相对应。简言之,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与其财富规模保持动态平衡。

由此,首先需要将货币从社会财富中分离出来。原来充当货币的贵金属就必须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货币则应脱离社会财富,成为社会财富的价值对应物、表征物。

在社会财富纷繁复杂,各种商品的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可能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的动态平衡,进而保持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呢?

于是,人们设计出一种“全社会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概念和指标体系,选取社会上有代表性的终端消费品的价格,赋予其一定的指数份额,以观察总指数的变动情况,只要物价总指数的波动在预期的范围内,就认为货币币值是基本稳定的。如果物价总指数有可能突破预期目标,就要实施逆向的货币调控。由此,“货币政策”就出现了,并与财政政策一道,成为现代社会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调控作用。

当然,货币政策追求的是社会物价总水平和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而不是绝对稳定。这不仅是因为国家越大,交换交易越发达,要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绝对稳定就越困难,而且人们也发现,保持货币适度的贬值压力,会促使人们多投资和消费,而减少储蓄(社会资源的闲置),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并适度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追求通货膨胀率为零的,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将目标设置在1%-3%的区间。当然,货币只能是适度贬值,要能够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否则,一旦失控,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危及到很多人的生存时,就可能引发严重的货币危机和剧烈的社会动荡,乃至货币体系的崩溃。

所以,货币政策基本取向始终应该是稳中求进,即追求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紧缩,有效发挥货币“价值尺度”的基本功能。

再看看“无形”信用货币的产生与管理。这涉及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边界。

货币的发展使其最终从黄金、白银等金属材质和实物形态彻底退出,脱实向虚转化成为一种全新的“信用货币”,实现了货币发展史上极其深刻的重大裂变(破茧化蝶)和升华再造。

货币从金属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之后,就摆脱了货币金属供应量的限制,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控货币总量,使其与财富规模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当然,失去金属供应量的限制,在增强货币总量人为调控的能动性和灵活性的同时,面对各种诱惑,也带来货币投放失控的隐患和风险。因此,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必须建立和完善严密而科学的货币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货币发行和管理体系。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一国货币总量最根本的不是由政府以其财政收入提供信用担保(这只是政府发行证券的表现),也不是单纯的以发行货币的银行自身信用作为担保,而是以该国主权范围内,可以用法律保护的社会财富作为对应的。因此,信用货币是对应实物货币而言,不再是一种商品实物,而只是一种受到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可信任的价值尺度,所以也被称作“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信用货币体系下,一国货币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和总量控制体系,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或者在中央银行统一监管和授权下,由其指定的专业机构发行。在信用货币体系下,要推行“货币非国家化”,缺乏国家范围统一的规则和监管,是违背规律,难以实施的!

其次,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的表现形态和清算方式深刻变化。

在金属货币体系下,货币收付基本上是现金清算,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即使有借贷发生,也主要是直接融资,钱(货币)一旦借出,就转移到借款人手中,出借人就不再有这部分钱,因此,直接融资不会创造或派生出新的货币。

但是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手中的现金(纸币及辅币)缴存到银行等清算机构,不仅可以减少手中持有大量现金可能带来的麻烦和风险,而且还可能获得存款机构支付的利息等收益。发生收付往来时,则越来越多地通过银行进行转账清算,即由银行扣减付款人账户的存款金额,相应增加收款人账户的存款金额即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现金印制、押送、验证、保管和销毁等方面的成本,提高资金清算的效率,并加强资金流通合规性监管。

由此,货币收付的清算,越来越多地从现金清算,转化为记账清算;货币的表现形态,则越来越多地从现金类有形货币,转化为存款类无形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货币总量不再只是流通中的现金,而转化“流通中现金(M0)+银行存款”,货币的非现金化或数字化越来越明显。

再次,货币投放的方式,由央行独家印制和投放,转变为央行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基础货币以及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派生货币。

人们将手中的现金越来越多地存放银行,有利于银行将社会闲散的货币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发放贷款、购买债券等方式配送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但银行贷款或购买债券是银行自主决定的事,与存款人没有任何瓜葛,不会因为银行发放贷款而减少原有存款,反而会因为银行贷款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其结果与存款人直接将资金转给借款人有着重大不同。为了区别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人们把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的融资叫做“直接融资”,而把资金所有人将资金存放银行等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独立地将资金提供给需求方的融资叫做“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本身不会派生货币,间接融资则会派生新的货币。

在间接融资出现后,货币的投放就拓展出新的方式或渠道:不仅有中央银行通过购买货币储备物,如黄金、白银或其他流动性强的战略物资,以及外汇(国际硬通货)等投放的货币,而且有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派生的货币。

中央银行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货币,不仅使投放出来的货币有相应的价值支撑,而且也是货币币值确定的重要依托。这是货币投放最基础的方式,因此,这部分货币也被称为“基础货币”。

但是,央行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货币不能无限扩大,而应尽可能控制,否则,货币体系就会回归到商品实物货币或金属本位制的状况,难以有效调控货币总量。

这样,间接融资派生货币就成为信用货币投放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其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通过社会的资金需求来估量社会财富应有的规模,据以投放相应的货币,使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相互对应。

当然,通过间接融资方式投放的货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预估,这其中就可能存在偏差:如果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等债务,并由此形成银行的坏账损失,就会使原来通过间接融资派生的货币形成亏空,没有真实的财富予以对应。这种状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货币明显贬值,一旦影响到社会对货币的信心,或者引发人们对货币更大贬值的担忧,就可能引发货币危机或金融动荡,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其中还派生出一个必须高度警惕的问题:银行发放贷款,属于银行自己的资产,可以因此而收取贷款利息,实现营业收入,但贷款转化的存款却属于国家法定货币,受到国家财富的名义担保,这就造成银行在贷款上收益与成本的失衡,容易诱发银行多发贷款而忽视贷款质量控制,最终影响货币的信用。

所以,加强间接融资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这至少包括:一是要有严格明确的质量认定标准,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间接融资的质量,包括严格控制以贷款转投资,以投资增贷款的恶性循环;二是对可能造成的融资损失,要及时计提损失拨备与核销;三是对间接融资供给方(如银行)要有严格的管理规则,如建立明确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资产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根据实际水平控制其间接融资的能力等,对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予以清退;资不抵债的,要实施破产清盘,消除货币大量亏空的隐患。

最后,信用货币体系下,需要区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中央银行直接向社会提供融资。

中央银行被赋予货币投放和监管的特殊权利,如果允许其直接面向社会提供贷款、购买债券等资金融通,如果其融资投放出现问题形成损失,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扩大货币投放的方式掩盖问题,从而因央行缺乏财务约束不能破产清盘而造成货币总量失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中央银行直接面向社会提供贷款、购买债券等融资活动,并使其更加聚焦于对社会融资和货币总量的监管上。央行只有在需要时,才能在银行间市场购买符合条件的二手债券产品,或提供必要的再贷款等,向银行间市场释放必要的流动性。

面向社会通过间接融资的事情,应该交给商业银行等机构办理,并接受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强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财务约束,要允许商业性金融机构破产清盘,政府和央行不应一味追求短时期的金融稳定而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刚性兑付的过度支持,使其变成隐形央行,积累更大的金融风险,破坏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

其中,为避免政府融资的行政干预,一般而言,政府不得直接向银行要贷款,或者直接面向银行发行债券,而只能面向社会公众发行债券。

至此,何谓货币的本相?好金融与坏金融的分水岭是啥?不妨回归本源,洞悉货币的本质与金融的逻辑。

货币是应交换交易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又反过来对交换交易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货币表现形态和运行模式一直在不断升华,以期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严密风险监控,更好地发挥货币的积极功能,抑制其可能的危害。

尽管货币的表现形态和运行模式中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货币的本质与核心功能却一直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这是观察和把握货币发展变化的核心主线和基本逻辑。脱离交换交易的基础背景以及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这一核心主线,把精力放在一些枝梢末节上,试图通过一些稀奇事件以偏概全,致力于标新立异所提出的货币起源、货币新论等,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在货币的基础上,又演化出独特的金融活动,即以货币为载体,涉及价值的证明(货币的印制与投放),价值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清算),货币按照约定条件进行的投融资(货币被赋予特殊的权利义务,转化为资金或资本,开始脱离实体经济进行独立的投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结构性融资或可转换融资等各种金融工具和产品)、金融产品的交易、金融活动的机构和场所、金融监管体系等等,金融活动的工具、方式越来越复杂,影响越来越深刻。

通过金融活动可以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和优化配置,将社会闲置资源充分激活并更好地配置到需要的地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和浪费),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或价值,合理分散或分摊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从事金融活动可以从预期新增的社会财富中获取合理的份额作为自己的回报,这就是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基础所在。

不过,由于金融活动中大量的财富转移是建立在交易双方对未来预期或预测的基础上,这就存在不确定性即风险,有可能产生因预期有误而使资源配置错误,不仅没有创造出预期的新增价值,而且可能使原有的财富都遭受损失。因此,能否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就成为金融从业者或金融机构专业素质的核心标准,成为好金融与坏金融的分水岭。

货币金融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的实物转移与其价值转移,使用权与所有权等产生分离,社会财富的价值与所有权可以脱离实物和使用权独立运行,更加灵活地实现价值的转移与资源的配置,从而使金融活动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向着独立化、专业化方向不断迈进,金融交易比实际的投资贸易更加活跃和频繁,金融成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应,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与资源配置的核心。

但无论货币金融如何发达,其归根结底仍然是发源于实体经济又归终于实体经济,凌驾于实体经济,又不可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就会成为泡影,随时会破灭。因此,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才是金融的本源和宗旨,必须处理好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最后,想象一下未来货币的样子……扫描“法定货币与商圈代币、有形货币与数字货币”之后,我们可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必须看到,在现有的法定货币之下,并不代表没有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被赋予特殊权利义务的代币。比如,在中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但很多单位的食堂发行和使用自己的饭菜票或卡,很多商场发行和使用自己的购物券或卡,很多电商平台发行和使用自己的积分或Token,其中被赋予了特殊的优惠,如果允许用人民币直接购买,则需要额外的身份证明,且验证的效率和成本更差。所以,这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商圈币或社区币,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国家一般不会严格禁止。

但作为商圈币,必须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使用,而不能流出控制范围自由使用,否则,就会对法定货币的管理产生冲击。因此,必然要受到货币当局的严格监管。

商圈币,可以直接绑定一种法定货币1:1兑换产生有形的物理代币,也可以采用特殊的算法通过设定的方式从电脑系统上产生无形的网络数字代币。网络数字代币可以直接绑定一种法定货币,实现其与其他法定货币的兑换,也可以不与任何法定货币绑定,完全交由独立的兑换市场与法定货币进行兑换,其与法定货币的比价,由市场决定,自由浮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下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发展出相对独立运行的线上网络平台型社区,并由此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网络世界。有些网络平台的运行范围已经突破线下司法行政边界,形成跨国运行的网络平台,其实际运行中就不可避免地遇到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身份验证、使用货币的验证和兑换等问题。由于各国规定的身份信息不同、货币不同,如果每笔交易都要核实当事人的法定身份信息,都要进行不同货币的兑换的话,成本、效率和风险将难以承受,所以,完全可以考虑在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参与者身份信息的基础上,网络平台重新赋予每一个参与者平台上唯一的身份代码,并与法定身份信息对应。同时,可以运行平台上唯一的专用货币,并允许参与者通过外接独立的货币交易平台实现平台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平台不直接从事兑换,也是基于规避汇率风险的考虑)。

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和全面金融危机之后,有人于2009年1月初推出了事先设定总量和阶段性增量规则,完全由系统自动控制,以期杜绝人为干预的,“去中心化”的网络“加密货币”——比特币。随后,这种以追求货币供应公平公正、点对点支付、参与者共同验证和记录,防止人为干预或造假为核心思想的网络“加密货币”的思潮逐步兴起,催生了以太币、莱特币等越来越多、数以千计的网络“加密货币”,对货币的概念以及货币体系产生了重大冲击,不少人对此充满期待和想象。

但实际上,比特币完全是在人为设计的全封闭的网络体系中产生和运行的虚拟货币,尽管其系统设计运用了复杂的区块链和加密技术,但在货币的设计原理上,却是高度模仿黄金:黄金在地球的储量是一定的,而且直观上越早期越容易挖掘出来,越往后新增的产量越少(当然,这忽视了生产力的提高),终有一天将全部挖出。因此,比特币也根据数学算法和设定的规则,确定总量为2100万个,每十分钟左右通过计算机运算(挖矿)产生一批新的比特币,第一个4年内,每十分钟产量为25个,之后每4年新增产量自动减半,预计到2140年将全部结束。

由于黄金曾经是世界上最普遍最具影响力的货币,直到今天,黄金仍具有很重要的保值功能,所以,比特币按照黄金的机理设计,非常容易让人接受其可以作为货币(数字黄金)。同时,其总量设定,新增产量每4年减半的设计,也给人们很强的货币升值的预期,增强了其对人们的吸引力。

但是, 比特币完全比照黄金的设计思路本身,却完全违背了货币发展的逻辑

1、事先设定总量和阶段性产量的做法,使得比特币的总量供应难以与可能用比特币标识价值的社会财富的规模相对应,因此,难以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并发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基本功能。

2、作为货币,需要有确定范围,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财富与之对应。比特币完全是一种网络体系的产物,没有任何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财富与之相对应,局限在自己的网络体系中,比特币就完全是虚无的。

有人认为,比特币体系本身就相当于一个中央银行发钞和中心清算体系,只要人们愿意接受比特币,全世界的财富都可以与比特币相对应,各种交换交易都可以用比特币进行清算。

但这样的结果就会对各国法定货币构成威胁,如果允许既流通法定货币,又流通网络加密货币,那么法定货币的币值稳定就难以保证。在国家仍将长期存在难以消除的情况下,要颠覆国家主权和法定货币,是根本不现实的,国家一定会严格限制网络加密货币在本国的流通。

同时,由于比特币属于去中心化的网络加密货币,没有地域或法律的限制,如果比特币能流通起来,就会催生诸如以太币、莱特币等无数的网络加密货币,其结果必将摧毁它们作为货币的基础。

3、比特币体系被特别标榜的一个功能是去中心、点对点的支付,认为这将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价值互联网”。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条件是极其严苛的,即所有参与者必须都在比特币平台上注册;相互之间收付的只能是比特币,而不能有其他任何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每个账户中的比特币数量是真实的、可验证的、难以造假的,比特币在不同账户之间的转移,可以不知道账户所有人是谁,实现点对点直接进行,并得到全网各个节点的验证和记录。

这样的结果,就使比特币平台成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网络体系,难以配套解决现实世界交换交易的标的确权、合同执行、纠纷处理等问题。而且,由于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和标准,跨链之间的交易很难处理,更不可能做到点对点处理。

因此,比特币一类去中心(无法律保护),事先设定总量和阶段性产量的网络货币,尽管其冠以“币”(Coin或Currency)的名号,实际上只能是一种网络虚拟资产——比特币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游戏,比特币就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币”,其价格还需要用法定货币标识,价格的变动完全受制于其本身的供求关系,很容易大起大落,难以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

在比特币面世十年时间内,已经经历了多轮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使很多原来迷信其可以取代或颠覆法定货币的币圈人士认识到,比特币一类网络加密货币实际上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于是,有人开始推出与某种法定货币1:1固定挂钩,以法定货币作为支撑的网络代币。这实际上就回归了商圈代币的本质。

可见,网络加密货币依然只能是网络商圈币或社区币,难以取代或颠覆国家法定货币;网络商圈币的价值取决于网络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没有很好的平台应用价值,主要依靠炒作“币”,是没有生命力的;网络加密货币可以与法定货币兑换,但兑入兑回必须满足监管反洗钱、反恐怖输送等要求,以法定货币兑换成网络加密货币后,只能原名、原币、原账户进出,这应该成为法定货币监管新的重要领域;央行主导的法定数字货币,不可能模仿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网络加密货币设计,只能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货币从有形的现金转向无形的数字货币,是货币发展的必然方向,要利用先进科技积极推动货币的去现金化、数字化。

但是,无论货币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发生什么变化,其作为价值尺度的本质属性和交换媒介的基本功能不会变,保持货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核心要求不能变——这恰是货币的本相!

本文作者是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发布在《经济观察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