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坐着时空机穿越来的?中本聪之谜

收藏
分享

比特币在诞生之初默默无闻,其实只流行在极少数极客之间,世界上更多的人对其一无所知。

甚至就连创建比特币的匿名社区中的部分极客,最开始也只认为比特币是出于“好奇”而做出的尝试,并未意识到他们开创了一个在未来数年之后将会令全世界都震惊的东西。

除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中本聪作为比特币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比特币教父,为比特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供了整套的比特币设计思路,并且将其系统化、文本化(可参见比特币的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中本聪似乎有笃定的信念,坚定的认为自己这项发明必将改变世界。

他曾在一封与社区其他人员沟通的邮件里这样写道:我从2007年开始设计比特币。从某一刻开始我确信这世上存在一种不依赖信用的货币。我无法阻止自己去思考它。

英文原文:(I’ve been working on bitcoin’s design) since 2007. At some point I became convinced there was a way to do this without any trust required at all and couldn’t resist to keep thinking about it.

我们无从知晓,中本聪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过何种伤害或者刺激,导致他萌生出要创造比特币的念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天我们回过头看,中本聪的成就确实足以震古烁今。这不禁令人细思极恐,仿佛中本聪并非常人,而是坐着时空机穿越而来。

更出乎意料的是,中本聪竟然使用种种加密手段,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完全匿名的人,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中本聪做到了,并且一直维持到了今天,没有人能够揭开他的身份之谜。

中本聪身上有很多特点非常明显。那些曾和比特币发明者共事过的人曾注意到一些细节:他貌似比其他比特币开发者年长,而且似乎是在单干。细读中本聪留言,不难发现其文风和习惯表达确实更像出自一个年长者。就编程而言,每个人也各有风格。分析比特币代码不难发现,C++并不是其发明者的“母语”。

比特币研发小组成员Martti Malmi说,“他看起来不像个年轻人,而且似乎受到硅谷很多人物的影响。”

另一位成员安德烈森表示赞同:“中本聪的代码风格非常老派,他会使用反向波兰表达式这样的东西。"

此外,中本聪的代码有时不够简洁,这可能是他独自工作、没有一个团队来清洁和精简代码的体现。

“任何看过他代码的人都多半会打得出他是在单干的结论。原始代码中,有70%都被我们重新编写过了。原始代码的界面可不怎么美妙,它看起来像一大团毛球。底层的代码非常紧致漂亮,但到了许多个函数汇集的地方,就变得乱七八糟。“

中本聪2008年发表于网上的文章,也透露了关于他年龄的线索。他提到了“磁盘空间”这样的奇怪表述——进入新千年后这已经不是个问题了;还引用了一些很古老的文献,可以上溯到1957年。

比特币的代码是基于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互联网协议。安德烈森说,比特币的巧妙与其说是代码本身,不如说是它的设计思路——把函数统一起来同时完成多个目的。

而且比特币的设计绝对不是中本聪随心所欲的堆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

中本聪对于比特币的设计彻底摒弃了“第三方”,因为在他看来,第三方代表“中心化”。他还曾在邮件里公开表示,任何“中心化”的电子货币都是垃圾。能不能用其他更先进可靠的方式来解决这个信任问题呢?他竟然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互联网。

比特币利用公开分布总账的方法废除了第三方管理,中本聪将其称之为“区块链”(block chain)。用户乐于奉献自己电脑的CPU力量,运行一款特殊的软件进行“挖矿”,并形成一个网络来共同维持区块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将产生新的货币。交易会散布到这个网络上,运行软件的电脑会竞争破解不可逆的密码谜题。这些谜题包括来自于好几个交易的数据。

比特币中在货币的产生机制设计参考了亚当·拜克(Adam Back)在1997年发明的哈希现金(Hashcash)算法机制,并在哈尔芬尼的辅助下建立起完善的POW机制;同时中本聪又与戴伟(Wei Dai)交流甚多,吸取戴维关于匿名、分布式的货币的经验;信息传输方面则采用了1999 年,由 Napster 的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与肖恩·帕克(Shaun Parker)创立的点对点网络技术(P2P);比特币的加密算法采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这种算法于1985年应用于密码学,依靠椭圆曲线数学的计算建立以公钥加密,而不是市面上常见的RSA算法。ECC 提供了比 RSA 更高级别的安全。中本聪最令人信服的就是选择了一条曲线,因为这条曲线并不在美国 RSA 的掌握之下。据斯诺登爆料后大家才得以知晓,RSA 在很多加密技术中留有后门。而中本聪竟然如神一般走位避开了 RSA 的陷阱。

可以说,比特币的设计思路集之前各种大成于一身,并且将这些技术中的优势全盘吸收,不难想象中本聪其实为比特币殚精竭虑,巧妙的躲开一个又一个陷阱。中本聪如同武侠小说中的神侠,一切都在他的谋划之中,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至今,他的行为、他的言论、他的系统,无一漏洞。难怪,他在邮件中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真的懒得解释。

围绕中本聪还有很多迷雾,比如他即使是在邮件里与人交流,对自己的信息透露也非常少,话题只限于他自己源代码方面的技术讨论。

种种神秘的举动,让人们不禁对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产生各种各样的揣测。

斯特凡·托马斯(Stefan Thomas)是一位瑞士编码员和活跃的社区成员。他研究中本聪在比特币社区发的500多篇帖子,根据发帖时间绘制出一张图表,显示在格林威治时间早上5点至11点之间中本聪很少发帖。由于周六周日也是这个模式,因此可以判定中本聪这段时间是在睡觉,而不是在工作。(这段时间正是东部时间的午夜至早晨6点。)其他线索则得出中本聪来自英国:他在创世区块代码中编码提到的报纸标题来自于英国的《泰晤士报》,他发的论坛帖子和评论使用的是英式拼法。例如他在创世区编码用的报纸标题来自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他在论坛发的帖子和对编码的评论用的都是“optimize”和“colour”这类的英式拼法。

在一个比特币IRC频道中,有人就指出Satoshi在日语里的意思就是“聪明的”。还有人认为这个名字是四家科技公司名称的部分组合: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甚至有人怀疑他根本不是日本人。因为他的英语和母语者一样没有瑕疵、用法地道。

也有人提出,中本聪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有着神秘目的的神秘团体,它可能是谷歌上的一个群组或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豪涅茨称,他和自称是中本聪的人通过几次电子邮件。豪涅茨曾经参与过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他说:“我的印象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我每两个星期收到回信,就好像有人偶尔会查看邮箱。比特币设计的非常棒,不像是一个人粗制滥造出来的。”

还有线索得出中本聪是一个受过过时编程训练的学者。某位研究者称,中本聪的注释风格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十分流行。他也许50岁,或增加减少10岁。白帽黑客丹·卡明斯基(Dan Kaminsky)则表示,他怀疑中本聪是金融机构里面的小团队。

种种说辞令人矛盾不已,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冒出来声称“自己找到了中本聪”,或者是有人干脆就对媒体大声呼喊“我就是中本聪”,在本书中会陆续提到,当然这些举动最终全部都被证伪,中本聪巧妙的躲过了一切试图寻找他的目光。

很多人仍然在寻找中本聪,但是也有一些忠诚的比特币使用者停止了对中本聪的调查。其中一位比特币的信徒说的话颇具代表性:“我们真的不在乎。谁写的代码不重要,重要的是代码本身。就算他窃取、欺骗和遗弃了比特币使用者,代码依然真实存在。”

中本聪的匿名不仅没有损害比特币,反而为比特币赋予了一种奇妙的宗教色彩。而他本人则被冠以“神秘创始人”,引发世间更多的争议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