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姥爷:ICO崩溃了,用来给ICO发币的以太坊将何去何从?
这个话题比较大,很早前就想写了,那时拟的题目还是《以太坊该何去何从?》。
毕竟熊市以来,支撑以太坊币价的逻辑根本已不在, 即掌握的区块链世界发币权, 短时间带来了数字货币的巨大繁荣,随着泡沫的破灭,终究不过一场虚幻,无数人为少部分的罪恶买单。
无论哈耶克关于人人皆可发币的说法看起来有多酷,虽然以太坊解决了发币的途径, 但币的关键还在于,发出后能用起来,有人愿意并有能力为此负责,大众会接受它。 早期由于极客们对于去中心世界的追逐,众筹的市值也并不高,那会有人愿意买单,大家也真正的在为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付出金钱和努力。
但凡和金融扯上关系,一旦发展起来,将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驯服不了它,必然带来巨大的破坏。现在不能断定这场泡沫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过大于功, 毕竟吸引了世人的注意,引入了大量的资本来推动这场技术变革。 任何新鲜事物或者革命的发生都是以牺牲和鲜血为代价,只不过每次倒霉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已。
左手发币权,右手区块链系统平台。作为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毕竟ICO想要恢复荣光几无可能,光靠讲故事画大饼就融的几亿资金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一如纳斯达克泡沫后一样。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已走完,一捺却还没走出来。以太坊已经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但他还得坚持走下去,毕竟这后一手才是以太坊当初诞生的初衷,也是互联网的本源。
互联网一开始是由政府资助的学术研究项目和业余爱好者组成, 一切都是为了信息技术更彻底地开放、分散、扁平化, 最初的架构都在开放协议上,但开放协议终究还是遗失了些关键东西,他们没有建立一个安全的开放标准来在网络上确定人类的身份。
毕竟虚拟化的世界,所有的行为、数据、关系,都是围绕着人建立的, 而这个身份问题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毕竟在线下是由各大政府来登记确权,承认我们的存在,而这遗失最终只能由中心化的Facebook们在服务层代劳了。
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意味着用户从一开始,就在与互联网各大平台的博弈中天然处于下风,且平台对于数据和隐私的保护,并没有严格的道德约束和第三方监督机制,很多用户是“不得不”而不是“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
甚至诸多不顾用户权益,恣意妄为的事情发生, 网络不再是乌托邦,充斥着金融泡沫、垃圾信息和无数其他问题。 百度可以随意优化搜索结果的排序,淘宝和亚马逊都曾利用价格歧视获取更大的利润,微信监控我们的一举一动,动不动就封群删文章,今日头条垃圾消息泛滥,拼多多三无粗制滥造产品泛滥……
基于此,以太坊横空而出, 打算引入密码和分布式系统方面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将这些问题在基础层就解决掉, 诸如语言、道路和邮政服务、商业和竞争发生的平台实际上都是通过在公共领域的底层来支持实现的。
也就是在不依赖传统机构建立信任的情况下,我可以在网络上信任的和对方完成支付;没有社交媒体网络收集我本次交易的数据以便更好的进行广告的精准推送,没有信用机构跟踪这次活动以便进行经济可信状况的建构,但这些数据都是存在的,我想使用时,随时可以调取出来,甚至可以用来获取回报。
而这一切的完成,是由无数的节点所运作的, 就像一个蜂巢一样,以太坊只是制定了标准,由社区的人员共同完成,同时也能获得奖励,一切都是民主和自由的。
由于不可能三角,为了公平和安全的建制,就牺牲掉了效率,也就是我们一直诟病的以太坊并发不高,TPS仅达到几十的问题。如果这个乌托邦真正想要走向大众,成为世界的计算机,那么这个问题势必要解决掉。
而这回的以太坊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升级,就是既定路线上的一次日常操作。主要分3个方面: 经济层面, 降低GAS费用,减少大家在以太坊上执行智能合约的成本,另外降低挖矿奖励,减少通胀; 共识机制方面, 引入了难度炸弹,引导POW到POS转型; 性能方面, 由之前的验证完整代码仅需验证传送回来的代码散列,提高智能合约验证其他智能合约代码的效率,引入状态通道,允许在远离主链的支付通道内进行交易,这将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并提高每秒交易量。
这一次升级较以往的变动都大,毕竟现行的以太坊已经运行多时,不少的工作更是为以后的Plasma和分片技术奠定基础,一切旨在提高以太坊的性能。 从长远来看,这对于以太坊都是较为有利的, 但鉴于部署实施的时间跨度够长,按V神的说法,大家广受期待的分片得到2021年才能部署完毕,现在又是熊市的大背景, 比起比特币较容易落地的金融属性,以太坊任重而道远。
回到行情,无聊的横盘继续笼罩,但做多的氛围并未熄灭,总之还是需要大饼能站出来,要不一切的拉升都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