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期,数字人民币APP钱包中网商银行的图标由灰色变为彩色,去掉了“即将开通”的字眼。这意味着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的国有大行基础之上,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增加了网商银行(支付宝),而微众银行仍然处于即将开通的灰色状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是部分用户的网商银行被点亮了,但并不具备六大行的所有功能。数字人民币APP显示,网商银行数字钱包目前仅支持余额查询服务,收付款、转钱、充钱包、存银行、钱包管理等功能暂无法使用。
在数字人民币的规划中,网商银行扮演的角色会和六大国有行一样吗?
网商银行钱包仅支持余额查询,暂无子钱包功能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换言之,数字人民币可以简单等同于现金人民币,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但和现金一样具有法偿性。
数字人民币运营采用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即“中央银行-商业机构”的模式。按照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得到”课程中的解释,上面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
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双层运营体系中的商业机构主要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这六家国有银行,另外数字人民币APP上线支出还给网商银行、微众银行预留了入口,显示为灰色“即将开通”的状态。不过,网商银行近日已经被点亮。
记者尝试在数字人民币APP上开通网商银行钱包时,弹窗显示:暂时仅支持将已开通的网商银行钱包添加到数字人民币APP。如果在六大行中任意一家银行的子钱包中,打开饿了么、盒马鲜生、天猫超市中任意一个阿里系的子钱包推送开关,支付宝APP中“我的”页面就会出现数字人民币的入口。根据指引操作就可以完成完成网商银行钱包开立,再次回到数字人民币APP就可以添加网商银行钱包。而六大国有行则是可以在数字人民币APP中开通钱包,这是两者之间的第一个不同。
第二大不同体现在功能方面。数字人民币APP中,六大国有行钱包支持收付款、转钱、充钱包、存银行、钱包管理、子钱包等功能,而网商银行仅支持余额查询服务。
在钱包等级设计方面,两者既有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都是遵循实名认证信息越多,钱包级别越高。银行钱包级别,在支付宝APP中开立的网商银行钱包分别匿名钱包和实名钱包两种。匿名使用无需实名认证,仅支持收款、他人转账方式获得的资金和消费功能,且金额上限额度较低;实名使用增加了转入转出功能,金额上限有所提升。
相比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的优势何在?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人首次接触数字人民币时,都会发出“这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支付有什么区别吗”的疑问。穆长春在去年的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微信支付、支付宝,和数字人民币不是一个维度上的。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 ,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
简言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钱包,数字人民币是钱包里面的钱。但实际上,用户对使用体验、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更为关心。如果是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不同之处在于法偿性。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是法定货币,这是支付宝、微信支付无法比拟的法律地位。
法偿性,即意味着以数字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一切公共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具备接收条件的情况下都不得拒收。穆长春曾有过一个通俗的解释,“我们看到现在私营的支付机构或平台,会设置各种支付壁垒,用微信的地方不能用支付宝,用支付宝的地方不能用微信。但对央行数字货币来说,只要你能使用电子支付的地方,就必须接受央行的数字货币。”
安全性方面,数字人民币更是优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根据双层运营模式的架构设计,为保证货币不超发,运营机构需要向央行按100%全额缴纳准备金。所以,公众所持有的数字人民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可以理解为与人民币现金的安全性级别一致。
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同时,子钱包推送的方式能够保护个人隐私。以前在电商平台购物需要绑定所有的个人支付信息,但数字人民币是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商平台去,对用户支付信息做了加密处理,平台无法获知个人信息,这样就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本文链接:
https://www.8btc.com/article/6632609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