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忒修斯之船的哲学问题,聊聊BCH分叉为什么是件小事情
- 文·程智鹏
最近,吴忌寒一派和澳本聪一派的BCH硬分叉之争,再度聚焦了人们的关注。我们先大致描述一下这个事件的情况。
对于区块容量无法承载现有的交易容量时,会出现又慢又堵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发生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发布新的规则后仍旧符合老的规则,未升级的节点仍旧能接受新的规则,于是大家还能继续愉快地玩耍,只不过添加了新的内容。
这种情况叫做软分叉,属于一种循序渐进的改良。
而另一种情况是发布的新规后,未升级的节点无法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生产的区块,于是就产生了两条链,也会诞生新的币种。
这种情况叫做硬分叉,属于一种分疆裂土的革命。
回到这次硬分叉事件,吴忌寒一派主张改良,具体操作是对区块内交易增加规范交易排序(CTOR)并且增加OP_CHECKDATASIG和OP_CHECKDATASIGVERIFY
两个操作码。这样的改变则意味着BCH未来会逐渐实现一些类似以太坊的职能,成为一个平台型的共链。
而澳本聪一方则认为这背弃了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初心坚决反对。这一决裂,就导致了即将到来的硬分叉。
至于其他的分歧,比如澳本聪一方提出的直接把BCH的32M提高到128M,则不是什么重要的原则性问题了。
事情大致如此。如果我们回望历史,站远一些,从高处俯瞰这个事件的话,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们先说几个就硬分叉这个现象呈现出来的几个问题,然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的视角,以及最后我们如何看待吴忌寒一派和澳本聪一派的争斗。
第一个问题,硬分叉的忒修斯之船的悖论
哲学上有一个很经典的忒修斯之船悖论,在硬分叉这个现象中会十分突现。所谓忒修斯之船悖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提出的一个问题。
希腊传说的英雄忒修斯在出征克里特岛后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后来随着时光流转木材逐渐腐朽,雅典人便会用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呢?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后来对此进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关于这个问题之所以会深刻,正宗道统的地位的斗争。不要说在区块链世界,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里,不管是宗教,政治,伦理,还有学术流派等等情况中,这种斗争都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常常斗得你死我活。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理清,很多时候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和意识形态的混乱。
此前有人解读这个问题的时候,把人类自己作为比方,一个人由于不断的新城代谢,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其实都已经换了一遍,但是张三还是张三,李四还是李四,不会因为时间和新陈代谢的缘故变成另一个人。
但把这个比方放在比特币这里,软分叉的版本迭代算是一个新陈代谢,我们还能接受和理解,而硬分叉相当于又重新造了一个克隆人。那当这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站在面前的时候,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
同样的,硬分叉以后,我们应该支持哪个币?才能符合正确的价值判断呢?
第二个问题,硬分叉会无限稀释比特币吗?
早年比特币现金第一次对比特币进行分叉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人们有共识的时候就专注一个币,如果出现分歧了就硬分叉生出新的币,而未来如果再有共识分歧,还会再生出新的币,如此这般可以永无止境地分下去,比特币不是就被无限地稀释了吗?那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问题从道理来说是存在的,毕竟硬分叉诞生了新的数字货币,分散了原来币种的算力,应该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我们结合现实来看似乎并非如此。比如在2017年8月比特币硬分叉,BCH诞生前夕,比特币确实出现过大幅波动的情况,但在BCH真的分叉成功以后,比特币反而一路高涨,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这个表现似乎和这个道理的思路的又不一样,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三个问题,向左?向右?谁才正确?
我们回看这次硬分叉的导火索,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吴忌寒和澳本聪的矿池权力之争,也是利益之争。利益之争虽然是本质,但路径是否正确代表方向。正如当年特斯拉和爱迪生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之争一样,本质虽然是利益之争,但是决定胜负的,还是时代的需要。
那回到这次硬分叉事件,吴忌寒想改良,而澳本聪想坚持,究竟谁才是正确的呢?
这三个问题都挺有意思,下面我们挨个解读一下。
忒修斯之船这样经典的问题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一样是个真实的问题。例如此前巴比特的创始人长铗就曾从这个问题的角度去解读过以太坊的硬分叉,是一个很有趣的角度。
忒修斯之船之船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看来,他既可以是原来的船,也可以不是。
如果把船作为一个航海工具,一个需要工作的单位载体,船上的水手们构成的文化能够得到延续传承,那这艘船当然可以叫忒修斯之船。不会因为零件和人物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如果从文物纪念的角度,船帆是忒修斯挂上去的,船桨还被赫拉克勒斯打过海怪,这些具有唯一属性的东西如果没有了,这艘船当然就不是忒修斯之船了。
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在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什么地方决定了什么是忒修斯之船。而不在于这艘船本身。
我们以世俗一些的例子来说,如果你是靠船航行出海赚钱的,那这艘不管如何换零件,招新人去旧人,它都还是那艘忒修斯之船;而如果你是把这艘船当文物靠卖门票收钱的,那当然不换零件的船更贴近你想要的忒修斯之船的定义。
所以,这艘船到底是不是原来的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能不能符合你的价值观。
正如已经换了零件的船,他依然可以出海工作,创造新的奇迹,即使不许这艘船叫这个名字了,它依然可以说自己继承了忒休斯之船的灵魂,而放在家里不换零件的忒修斯之船只是一堆朽木。
所以,忒修斯之船这样的问题,如果单纯地区争论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游戏,才会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但是比特币迭代很多次,分叉也有很多版本,不见得人们会发生混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很清楚自己的价值取向在哪里,而不关心这些所谓概念名字的问题。
《金刚金》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共识是有阶段性的,人们有自己的价值偏好,就有自己的价值取舍,随着时间的改变,这些都会变化。当共识出现裂痕需要切割,市场就已经有自己的预期和反应了。这种情况表现为行情的剧烈波动。
人们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就会有有不同的价值取舍,因而会产生硬分叉,产生新的币,是顺应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在硬分叉后去选择的那一个共识,那一个币种,都是属于自己的忒修斯之船。
比特币在第一次分叉产生比特币现金以后,在市场的价格表现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既然有人依然相信它的价值,就不会跌无止尽。
不过,回到这次BCH的硬分叉,市场的下跌是必然的,这个情况绝难避免。而是否能像2017年一样创造反弹的奇迹,目前市场环境已经不一样。因此未来市场寒冬的周期也会因此延长。
硬分叉产生了新的币种后,和原来的币做市场竞争,这其实很符合哈耶克所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所描述的那种多种货币竞争的情况。
事实上,比特币自身也出现过无数的分叉,但是很多币无法凝聚更多的共识最后就死掉了,这是市场天然的淘汰机制。
所以,未来会因为价值取舍的不同,导致各种分叉的情况还会发生,但是从市场淘汰的机制我们会看到,无数的分叉数字货币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无法被淘汰的,将会并存。
那回到吴忌寒和澳本聪这里,他们两人的取舍孰是孰非呢?我们从他们的价值取向来看都有各自的道理,而从实际的利益纠葛来看,他们都有全力以赴去争夺市场的理由。至于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双方从同舟共济到同室操戈,这也是常见的。所以这件事本身没有孰是孰非。
如果我们要判断事件未来发展的方向,关于吴忌寒主张的需要升级为一种平台属性的通证,还是澳本聪主张维护中本聪最初的原则就是一个支付工具,到底谁的价值是正确的,需要看市场发展的情况。
目前市场发展的情况来说,ICO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死了,目前大家关注主要还是STO,而STO这种模式是否具备发展的空间和市场规模,还需要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解决哪些问题。如果像此前一些观点所评价的,所谓以太坊式的区块链2.0压根就不是区块链的方向,打这根儿上就错了,那吴忌寒选择的方向则压力山大。但澳本聪的坚持是否就回归初心值得一直坚持下去呢?这件事也不见得。
正如当年交流电和直流电之争,最终特斯拉代表的交流电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可是直流电依然存在着。回看如今,当初两人争了那么久,最终这两种电都是人们的刚性需求。
或许,吴忌寒和澳本聪这次争斗,也不过只是区块链发展史中的一次寻常浪花。未来两种观点都会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