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疆界 数字法币将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形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货币的疆界
郑磊/文
最近,随着人们对美元保持硬通货地位的怀疑,数字货币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一位从华尔街投行转向金融科技界的专业人士写了一本书《货币无疆》,从区块链和货币银行理论角度讨论了无风险资产,并在此基础上设想出一种超越时空、可以作为稳定储值手段的去中心化货币——“无界货币”(money without boundaries),对当今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债务体系所构成的“纸牌屋”的批判也不乏真知灼见,特别是对审视当前疫情冲击下的美元美债无限发行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货币其实只是一个货币金融学的理论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货币的形式一直在改变,目前已经稳定在以国家信用货币为通货,即法币的阶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货币出现在国家形成之前,当初只是单纯担任一般等价物,承担价值度量、流通、储存等功能。而在国家出现之后,一国通货的背后实际是由政府对民众的征税权支撑的,国家据此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法币因其具有强制性而具备更稳定的信用。这一信用是基于从长期来看,国家用税收可以偿付任何债务。在我们探讨现代货币时,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则只能是经济理论上单纯的货币概念,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太大关联,换言之,不会真正成为通货。
我们现在抛开社会政治因素,单纯经济学角度看看作者的构想是否成立。“无界货币”的软肋在于要求钉住无风险资产,并按照 弗里德曼 法则提供“零实际利率”。但实际上,只要存在商品交易,就不可能存在无风险资产,如果货币信贷过程保持零实际利率,就不会产生提供这种服务的足够经济激励。而且我们不能用去中心化来解释这种情况,否则就落入了套套逻辑的陷阱。作者说法币毫无内在价值,仅仅是因为中心权威机构声称其有价值,这个观点也是片面错误的。目前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能取得征税权,而这并不仅仅依靠的是口头宣示。
区块链技术确实具有巨大优势,我们可以用它创造信任,通过与具备潜在经济价值的资产绑定起来,加上限量供应,确实会比我们现在的纸币更具竞争力。但是这一点恐怕也只能通过央行,使用在数字货币上。目前各国央行在考虑的数字化法币(CDBC)主要是两种技术路线。
一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并与有价值资产绑定,比如委内瑞拉石油币,另一种是借鉴和采用部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DCEP就是这样的设计。后一种之所以没有完全采用区块链技术,和这类技术尚未解决一些瓶颈问题有关,例如处理速度和容量有限,同时在去中心化方面,与现有的央行-商业银行-客户体系有短期无法缩短的差距。
笔者从事金融资本市场工作,并跟踪FINTECH应用技术和进展,认为央行数字法币的发展可能会分步推进。数字法币显然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从战略角度讲,有条件的国家越早导入数字法币,对于经济的助推作用越明显。同时,数字法币由于构成了一个联结央行、商业银行和个人的网状结构,形成了可靠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库,从货币的创造、发行、流通、回收,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互相拆借、支付、结算、清算等,这些都处在央行监管雷达范围之内,央行可以及时提取和分析数据,分析货币政策调节的短期效果,并及时堵住资金空转、影子银行等政策套利的漏洞,整个货币金融体系的治理会得到大幅改善,稳健性提升,使货币政策调节和金融体系监管达到新的更高层次。
数字法币的使用也会给商业银行和客户带来更大便利。商业银行的贷存款、支付、清算、结算,以及银行间的一些中间业务都可以更高效提供。客户使用数字钱包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快速安全地完成操作,而无需去网点排队轮候。可以预料到,数字法币将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形态,和目前广泛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情况不同,我们将进入一个自上而下的新货币金融时代。
从国际金融层面看,和当前纸币体系一样,各国通常有自己的数字法币系统,未来应会出现国际层面的金融协调机构,发挥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而我们谈论的人民币国际化也应该从数字人民币体系这个角度加以定位。对于经济学家而言,需要考虑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是否仍能适用,也许我们有必要建立数字货币银行理论,来指导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与资本市场实践活动。
上半年行情犹如过山车,比特币下半年面临五大风险!
汇通网7月2日讯——6月1日,市场分析师RyanBrowne撰文称,随着时间进入今年下半年,加密货币面临的五大风险监管,高波动性,环境方面的担...
比特币暴跌30%酝酿“77万人爆仓”惨案,后市或跌向27000
比特币周三恍若带着投资者坐上了一列疯狂的过山车。这种最大的加密货币在美东时间上午一度暴跌30%触及30000美元,相当于从4月创下的近6500...
马斯克翻脸堪比翻书,亿万富翁“驳斥”并号召抄底比特币
两位亿万富翁就比特币的环保属性爆发了一场争论,战火甚至蔓延到了最近才壮大的散户交易市场,新入场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对马斯克一片怨言。全球第二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