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陈伟钢:数字货币交易一定要严打
文:棘轮
来源:一本区块链
与此同时,也有资金盘故意扭曲概念,以“我们是被国家鼓励的”为名,在线上和线下大肆割韭菜。
“行骗者根本没有用上区块链的技术,只是打着区块链的幌子,炒概念,炒空气币。大多数老百姓其实不懂区块链技术,没有鉴别的能力,因此会上当受骗。”近日,在接受一本区块链采访时,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如是说。
陈伟钢于2006年加入中国银监会,历任银监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监事等职。近年来,他一直关注数字货币、区块链领域的金融监管工作,曾出版《区块链政策导向与行业应用》等著作。
在接受一本区块链采访时,陈伟钢表示,目前,对于传销币、资金盘的一个监管难点,在于监管分工还不太明确,监管的覆盖面也比较小。
他表示,银保监会、证监会、公安机关、网络、文化主管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坚决打击炒币、ICO及各类打着区块链幌子的犯罪活动。
此外,陈伟钢还谈及备受瞩目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他表示,DCEP与人民币的挂钩,对中国的国家战略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至少在技术层面要跑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前面。只有这样,人民币才能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动。”
以下为陈伟钢与一本区块链的对话。
陈伟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打着区块链幌子进行诈骗,本身就是一种犯罪活动,它与区块链无关,与金融无关,应该被坚决打击。
用区块链行骗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用区块链技术蒙蔽老百姓。骗子们没有把区块链技术用在正地方上,而是将它作为行骗的工具。也许技术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个技术是用来骗取老百姓资金的技术,是一种歪术。
第二种,行骗者根本没有用区块链,他们也不懂区块链,只是打着区块链的幌子,炒概念,炒空气币。大多数老百姓其实不懂区块链技术,没有鉴别的能力,因此会上当受骗。
可以把这些骗子们的手段,概括为“虚假蒙骗麻”五个字:虚,就是虚设一个美好的愿景;假,就是假编一个美丽的故事;蒙,就是给一个蒙蔽人的美幻承诺;骗,就是做一番骗人的美化宣传;麻,就是送一个麻痹人的美妙幻觉。他们用这些伎俩,让老百姓上当受骗。
骗子使用的手段越隐蔽、越巧妙,坑害的老百姓就会越多。所以老百姓应该对所谓的区块链、炒币、ICO骗局的危害多了解一些,了解得多了,大家就会自然地抵制它,远离它。当然,老百姓不是万能的,不能要求他们什么都懂,政府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才是正道。
陈伟钢: 目前,这个领域的监管分工还不太明确,监管的覆盖面也比较小。
比如,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只能监管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持牌的金融机构。现在许多区块链骗局的组织者,大都不是正规的持牌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些非持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非法组织,甚至是一些流氓团伙。
这些组织在行骗的时候,可以做到线上线下一起骗,地上地下齐动手,国内国外同步进行,可以采取各种非法渠道进行交易、支付,资金可以不经过正规的金融机构流转。对于这类骗局,金融监管机构是管不到的,国家也没有赋予它们监管的权力,只能靠公安机关打击。
这就像几年前的P2P一样。P2P既不属于银行,也不是证券,更不是保险,所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无法实现监管。而P2P企业在构成刑事犯罪之前,公安机关也不能抓它们。这就形成了监管的真空地带。
此外,许多骗子们经常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网信办等网络主管部门,以及媒体、文化、宣传领域的主管部门也应该联合起来,对这类行为进行监管。
2019年12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对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做出了规范。
这个文件下发后,只要有人从事欺诈行为、虚假宣传,无论它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只要能找到宣传的主体或者委托宣传的主体,就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击。我相信这方面以后会越来越规范。
一本区块链:近期以来,多家数字货币交易所都开始进行“合规”上的布局,比如获得某些国家政府或主流金融市场的牌照。如何看待它们的这种行为?
陈伟钢: 这些公司为什么要到海外去注册?因为国内的政策不允许,是非法的。在国外合法的东西,在国内不一定合法,例如赌博等。尽管国内也有一些地下赌场,在做赌博的生意,但国家一定会对它们进行严厉打击。
炒币也是一样。我始终认为,炒币、ICO不是金融发展的方向,是必须坚决取缔的。
对于数字货币交易,我认为,国家各部门的监管一定会越来越严格,让交易没有市场,例如,会禁止银行和正规的支付机构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通道。民间的一些私下交易可能还会继续,但一定不会大行其道。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都到数字经济时代了,数字资产都可以公开交易了,数字货币为什么就不能交易呢?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数字资产不是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交易可以用法币进行。
一本区块链:既然ICO不是金融发展的方向,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陈伟钢: ICO的概念来自于IPO。IPO的目的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实体生产。在股票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打击炒作,让股票市场良性发展,不脱离实体经济,且为实体经济服务。
ICO是网络虚拟经济发达之后的产物,它在IPO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所谓的“金融创新”。但ICO的主体却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无法为实体经济服务,所以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对ICO坚决予以打击。
中央每一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强调金融要回归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我经常把金融创新比作风筝,而金融监管就是那条风筝线,只要有风来,风筝就可以飞得很高;风越大,风筝飞得越高,也会越疯狂,越想脱离风筝线;但风筝挣脱线之日,就是摔下来之时。
陈伟钢: 区块链是一个网络技术,所谓的“区块链监管”,我认为有两层意思:
一是监管部门加大对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出的金融产品的监管。如果区块链从业者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出了合理、合法、合规的金融产品,监管机构应该支持,并且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让其行之有矩。
但是如果有人利用区块链金融的幌子,或是在金融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行骗,监管就应该坚决打击。
二是监管部门在监管手段上运用区块链技术。
监管沙盒是什么?把沙子放在盒子里,让沙子在盒子里随便翻滚,但沙子不会扬到外边去。它的核心是让区块链金融创新和区块链监管技术创新在较小的范围内做试验,先试行,后推广。这样来看,可能不止上面说的这四个地区,其他地区也可能在做相关布局,只不过没有被媒体报道而已。
一本区块链:现在,有很多监管科技从业者在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监管场景。在助力监管科技方面,区块链有哪些作为?
陈伟钢: 金融科技在与时俱进,监管也要与时俱进。金融监管能不能用区块链技术?我认为是可以的。
首先,现在的金融业监管,主要靠“查账”,是先发现问题,再加以提醒、警示、处罚,本质上是查漏补缺,这样的监管方式是滞后的。
有了区块链技术,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金融机构做业务的同时,监管机构可以进行自动、实时的审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在做,天在看”,从业者会更加敬畏监管。
其次,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的特性,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以往,金融机构为了逃避监管,可能会篡改数据,而有区块链监管平台,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最后,区块链还有一大功能——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监管查处工作,罚款自动拨款到账,避免了讨价还价的空间。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未来在金融监管领域大有可为。但现在,区块链在监管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早期,任重而道远。
一本区块链:您曾提及,银行、保险本身就是中介,去中介化就意味着革它们自己的命。那么,当区块链在银行和保险业完全落地之后,未来的银行和保险行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
陈伟钢: 区块链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可以使银行、保险业变得更诚信。
银行、保险公司是社会公认的靠谱、诚信的机构,是获得国家背书的高信用实体。但是近年来,行业内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非持牌金融机构,或者持牌的非金融机构,干着非法的金融业务,它们通过虚假的宣传手段,蒙骗、腐蚀老百姓,让正规银行、保险业的信用受到了损害。
特别是保险行业,许多人一听到保险,就把它与骗人、坑人等字样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但确实有保险从业者利用一些虚假宣传甚至欺骗的手段,千方百计地编一些复杂、难懂的条款,目的是为了减少赔付,也使这个行业的口碑受到影响。
而区块链则可以凭借智能合约技术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了公平性。这对老百姓绝对是有利的。对银行、保险业而言,运用区块链也是有利的,因为银行、保险公司提高了诚信度,也会获得更多老百姓的青睐。
在未来,区块链技术进入高级阶段,实现了高度信任,透明到让所有老百姓都清清楚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职能也会随之改变。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区块链技术会越来越受到银行与保险机构的青睐,越来越获得老百姓的信任,而不会对银行、保险机构带来致命的冲击。
此外,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会让网上银行、网上保险变得越来越普遍。银行、保险业跨地区经营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保险业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未来,一些大银行、科技水平高的银行、保险公司可以实现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而技术能力有限的小银行、小保险公司则可能会被淘汰。
陈伟钢: DCEP其实不是这两年出现的,早在2015年,央行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为什么这两年DCEP会突然火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区块链技术成熟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大行其道,如果数字货币未来会有长足发展,中国不能没有。可以说,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给央行带来了紧迫感。
其次,Facebook发布了Libra的白皮书,也加剧了央行的紧迫感。二战以后,美元一直占据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如果美元和新的数字货币挂钩,那么美元就要继续主导数字货币时代。
至于Libra,它并不是一个主权货币。尽管Facebook拥有超过20亿用户,总量很大,但美元还不敢和Libra挂钩,因为Libra的主导者是一个企业。而DCEP的主导者是央行,一旦推出,就可以直接挂钩人民币。DCEP与人民币的挂钩,对我们的国家战略非常重要。
所以,我觉得DCEP的战略可能不只是央行在做,中央的领导同志可能也在思考。 我们一定要跑在美国前面,至少在技术上跑在美国前面。这样,人民币未来才能在国际上占据主动。
一本区块链:目前来看,推出中国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陈伟钢: 现在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在技术层面上。
DCEP的目标是实现M0替代,所以它要和实体的现金一样实现完全离线的支付,也就是交易双方哪怕都没有网,仍然可以进行支付。这就像实体的钱包一样,支付之后,A少了100块钱,B多了100块钱。
而支付宝、微信上的转账,只是在名义上实现了钱的转移,真正的结算还是要通过银行完成。如果发生了极端的情况,例如银行倒闭了,网络瘫痪了,转账也就无法实现了。
DCEP还面临着很多难题,例如,同样是M0,DCEP和现金、银行活期存款之间是什么关系?DCEP出现后,和现有的网上银行是什么关系?网上银行还需不需要存在?这些问题,我认为DCEP的开发者们还有待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