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
0%
FGI: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干货 | 温和的加密货币大师:尼克·萨博。

Collect
Share

以太坊比当年的比特币风光多了

Nick :不知道听众是否还记得苹果电脑一开始,Steve Wozniak 还在 HP 设计科学计算器,用的是很有限的脚本语言。看到电路板芯片价格足够便宜之后他很激动,终于可以做出成熟的、多用途的图灵机,完成任何可能的数学运算了。比特币就像早期的计算机,只有些专门、有限的功能,像之前提到的多重签名。相比之下以太坊有更多用途,能更好地保存长期权益,这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以太坊有巨大潜力,比起比特币可以更好地实践智能合约。当然与之对应的,以太坊可被利用的攻击界面(Attack Surface)就更广,也承担了更大风险。对你住的房子来说,攻击界面就是门窗这些容易进入的地方。

Tim :懂了,就是功能更多,更脆弱。

Naval :它是个更加灵活的计算机,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和它对话,也就有更多机会入侵注入恶意代码。

Nick :而且以太坊还很年轻,一些方面可能不比1万比特币买披萨那时候的比特币成熟多少,还有很多 bug。现在以太坊市值多少来着?

Naval :截至今天 8、90 亿吧。市值什么很笼统的,严格算来要考虑未来发行量、通胀等因素,折下来逼近比特币。

Nick :不管具体多少,以太坊比当年的比特币风光多了,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区块链与传统金融

Naval :我们基本把背景知识都扫了一遍,我想听众可能期待从 Nick 那里听些更深入的内容,了解下他对未来趋势的看法。当然谁也没法预测未来,这里也不会给出投资建议。从大方向看,你比较看好哪些平台?如果你是刚进入这领域的年轻人,会把时间投入哪里?

Nick :我比较看好以太坊、以太经典,还有一个比特币的侧链叫根链(Rootstock)。他们打算在比特币基础上利用以太坊的优势,使用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交易比特币。它的潜力一方面体现在跨境或者跨越信任界限的时候,如果没有能力找律师什么,有这些平台就可以绕开简单事情复杂化的官僚。对金融方面的合约尤其适用,因为它们逻辑结构一般比较明确。此外还可以做比特币对以太坊和其他代币的交易。如果说在链下,这又是另一个方向。

Naval :连接智能合约和现实世界:要先知道现实中发生了什么才能执行智能合约。

Nick :对,比特币的支持者有很酷的技术,但圈子里很多人讨厌传统金融业,不愿意去了解学习,以太坊那头也有点这种倾向。同样的,金融业的从业者很多也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嗤之以鼻。现在好多玄之又玄的创业项目募集资金做区块链,实际上也没区块也没链,连最基本的安全标准也达不到,但是做推广的想贴这么个标签,假装自己也像比特币一样可以来个天价。一部分金融业的不太懂这些,有些被坑了就一直怀恨在心。我觉得现在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就是将这两者结合,把传统金融业和区块链最好的部分放到一起。要使用成熟的智能合约还可以加入以太坊,要做跨境支付这些稳当点的用比特币。把所有这些结合,找出在区块链上安全地反映资产的方式。我觉得这是当前还未实现的一个大好机会,就因为两个领域文化上的断层。

Tim :你眼中传统金融业哪些部分最有价值?你会从哪里入手?

Nick :传统纸质档案系统里有个叫职责分离的机制很好,要若干人签名核实,走若干步骤:销售接到订单要把单子给财务部,再转到制造商手里,每个环节都会自己留个底,像迷你纸质版本的区块链。在电脑上就有点乱套,了解这个系统黑客可能会将其利用,让它不那么有效。当然一些地方还是管用的,像证券清算、发行等等。金融业里的专家肯定有明白怎么设计这种系统的,如果能让他们爱上区块链,和链圈人合作就好了。

Naval :你是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和法律,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东西。你觉得这也可以发生在金融和计算机科学之间,在它们的交集里,把属于区块链的一部分从纸质文件转移上去,其余的纸本部分外挂。

Nick :或者原来是纸本的,有些人随随便便就导入了不安全的电脑,现在可以用区块链保障安全,实现信任最小化。

Tim :听众里肯定有一部分就是金融业的,他们可能觉得这是很好的主意,有意向开始了解比特币和区块链。对于如何选择可靠的信息来源你有什么建议?

Nick :如果是技术流的,想学习背后的原理和技术,比特币的白皮书依然是最好的起点。Vitalik Buterin 的以太坊的白皮书也很有价值。

Tim :那个谁来着?

Naval :Vitalik Buterin 就是以太坊的创始人和开发者,很有意思的人。小神童大概 18 岁开始的,现在才 20 出头,非常有才。

Nick :Aviv Zohar 写过很多不错的论文,有篇是关于 GHOST(Greedy Heaviest Observed Subtree,直译贪婪的最重观察子树)的,这也是以太坊的基础。后续还有那谁,名字我一下记不起来了,联合发表了网络上比特币税务的有关论文,他是为数不多的比特币安全的专家。

再议泡沫

Naval :回到“金钱是永不破灭的泡沫”这点上。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是机遇,在于比特币有点像聪明人发起的“庞氏骗局”。那些聪明人先去发现并了解之后推广给一般不懂密码学的人,比如我这种,然后我这类人再给下一层的人安利。这样看好像有一天泡沫会破裂,留下一地鸡毛,所以不要把全部家当都拿去换比特币。但我觉得有必要理解区块链计算机,或多或少要了解下数学、代码这些硬知识。如果你等大家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才醒悟过来,这作为投资、获得收益的机会就太晚了。

Tim :做投资的话太晚,实际使用方面没影响吧,到时候和现在用美元一样就好。

Naval :是这样。现在比特币和黄金相比有很多优势,运输方便、容易分割、便于储存,可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没有任何意义。他们需要的是在交易中接收、发送比特币的感性认识,试过之后如果发觉这是比现有任何货币或者黄金更好的体验,自然就认可了。可惜这种工具还没出现。现在要保障自己比特币的安全还是不方便,硬件钱包虽然有进步,但是前面路还很长。我们还有十年的工作要做才能让加密货币真正发挥它的潜力。很多公司都在为此努力,让使用、存储起来一年比一年容易,智能合约也让系统更有意思。这是个过程,总有一天使用比特币会变成日常的一部分,就像你花钱的时候不需要想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怎么运作的一样。

Tim :澄清一点,你说“金钱是永不破灭的泡沫”,是指金钱的概念?

Naval :是的。如果第二天起来都觉得美元不过是张绿纹纸,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来干别的,它就真的是废纸一张;或者外星人占领地球,我们献上绿钞也没用,倒不如拿来点个火。金钱不过是个概念,一种对稀缺性的共识。今天钱的稀缺性有扛着枪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保证,而保护你手中钱的价值当然不是免费的,所以要缴大量的税,差不多占经济的三分之一。以后会是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为了个体利益保证货币稀缺性,但愿那时候税缴低一点。

区块链未来可能的方向

Nick :个人对跨境服务比较感兴趣。比如祖母在印度、十几岁的孙子在印第安纳州,但可以通过网上云端的“自动售货机”完成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合约,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未来十几二十年可能出现的一种应用。

Naval :还有互相借贷、信用工具、预测市场这些。

Nick :我来讲个保险业里正在摸索的参数型合约(Parametric Contract)。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在洪涝灾害里遭遇损失,保险公司要先派人调查评估损失,看看情况有多糟,这有很多主观判断的水分。一个更“干”的版本就是参数化合约。如果有家宾馆在飓风袭击区域内,智能合约可以根据历史账目流水估计损失了多少单生意,给出准确的赔偿。宾馆到头来要保的是它的生意,而且这个过程也没那么多水分,都是电脑程序、智能合约运行的结果。还有其他能用电脑记录评估的,都可以实现参数化。

Naval :预测市场里人们可以对事件做预测,如果预测正确就赚钱,反之赔钱。预测市场也可以在智能合约里被用来定价、裁判真假等。Nick 举的例子里是直接绑定宾馆账本,这样就知道是不是有损失,要不要给赔偿。如果发生了洪灾,我想知道宾馆是不是在受灾范围内,宾馆本身有没有受到影响,这就需要预言机(Oracle),需要人到现场并给出反馈。预测市场通过非常复杂的设计尝试给那些提供可靠消息的人合理的报偿,凭借这个连接“干”、“湿”空间,即现实和计算机世界。你可以看到保险业正在改头换面,这是个非常巨大的产业,而它很多部分其实都属于区块链的。

行业鱼龙混杂的现状 & 有关分叉

Tim :我觉得这圈子可能由于技术理解的难度和障碍,更容易出现大忽悠,专骗那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他们一般有什么特征?

Naval :以前比较容易分辨些,嚷嚷得越大声的就越不可信。现在他们也与时俱进,兜售空气币,吹嘘落地后有哪些哪些功能,实际什么都没有。也有可能声称代币总量多少,自己留了后门默默额外发币。几个大币种,像比特币、以太坊,相对不那么出名的第二梯队里的 Zcash、门罗币、莱特币,还有新出来的 Tezos 这些都还是靠谱的。这没办法一定要自己去学习了解,我不能推荐你去买哪些哪些。有相当多的垃圾项目,也存在真的有价值的。吸引人们下水的主要原因是背后的丰厚回报,比特币从诞生以来基本每年都要翻一倍,这样来个8到10年,增长率是很可观的。如果在以太坊预售的时候买入,没几年后的今天就有几百倍收益,赚得盆满钵满。整体上价值增长如此之快,加密货币总市值在过去一个季度里就翻了倍,所以有大量热钱正在涌入。这些钱会不会从哪里就来就回哪里去?有可能啊。我们现在在泡沫中吗?有可能的。泡沫会破吗?没人知道。全面崩盘还是局部调整?

Tim :会不会崩的一部分被另一部分拯救,钱从一块流入另一块?

Naval :对啊,比特币的价值会转移到以太坊上吗?比特币会不会分叉出个有力竞争对手,因为区块大小限制一直存在争议?有太多疯狂的猜测了。

Tim :我在为访谈做准备的时候多次看到“分叉”,我被 Dan Carlin 的 Hardcore History 洗脑了满脑子现代社会的形成、成吉思汗什么的,我想象中分叉大概是内部分化演变出两个独立的组织那种。到底什么是分叉?

Naval :因为是开源的,所以我可以把比特币的代码拷贝一份做点修改,比如让所有收益都归 Naval,这就是比特币分叉出来的“Naval币”,现实中当然人们会做更有意思的分叉。莱特币就是比特币分叉的一支,它有不同的挖矿算法,不同的验证方式。另有个叫 Zcash 的,用不一样的隐私保护方式,这样人们不能在账本上看到谁给谁多少钱。

Tim :所以不是每个节点都有完整账本?

Naval :每个节点还是有完整的账本,但是被加密保护了的。

Nick :刚才提到的分叉都是从零开始建起来的,它们就有自己独立的交易记录。另一种更容易引起麻烦的分叉,是在原有软件基础上做个升级,保留了原来的交易记录,还怂恿人们跟着一起跳船,各种政治勾心斗角。比特币价值两百亿,很多人就宁愿把自己的点子安插在里面,而不是从头开始摸爬滚打。

Tim :还可以打广告:“就像比特币,只是更好了。"

Nick :所以升级这块有很多政治斗争。

Naval :比特币圈子里一直争是不是要增加区块大小,提升交易量,这样每笔交易的成本降下来了,就可以拿比特币买咖啡喝。另个方向是保持原样,把比特币当瑞士银行使,只做大额交易,上面再建一层软件处理小额支付,像闪电网络。现在每做一笔交易,都有海量的计算机在世界各地记录、复制,工作量很大,而 visa 的计算量说不定一个 iPad 就可以搞定。中心化系统要高效许多,但也不安全许多,不能两全。

Nick :第一种选择对区块链本身动刀估计不太可行。要直接把现在的每秒交易量扩个十倍吗?完整节点的运行需要一定带宽,要很多人在不同地点复制存储,这系统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原有基础上加盖一层的那种选择,意味着人们买个咖啡需要从比特币区块链过渡到小额交易那层,中间可能会有些阻力,而且这个加盖层也有很多种不同设计相互竞争,里面很多环节都会产生政治摩擦。

Naval :回到这争论的根本,就是对比特币的定位,到底是价值存储工具还是交换媒介。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如果你吸取现有经验重新设计 Bit Gold,你会怎么做?会设计更大的区块还是加盖第二层?

Nick :当然是加第二层了。

Tim :不好意思我迷失了,第二层什么?

Nick :第一层就是比特币区块链本身,做安全交易的那层。刚才说每笔交易数额增大没问题,但提升每秒交易量是受到各方面限制的,因为区块有大小,要满世界留副本等等。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就开始互相挤占有限的区块资源,交易费也越来越高。几年之后,想要不让交易费比手中咖啡还贵的话,就考虑引入侧链扩大交易量,我称之为外围金融网络(Peripheral Financial Network)。它的安全也是被区块链担保的,几乎和区块链本身一样信任最小化,不过主要针对小额交易,每隔一段时间在区块链上清算一次。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