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遭遇两股寒流,奢侈品频繁牵手NFT,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Copy Link Collect Share WeChat
Share With Friends Or Circle Of Friends
为啥7月最后一天还强劲走势,进入8月就开始颠簸?本来就反弹得战战兢兢,这么以来,更加让人担心今年这个“吃饭行情”到底还有没有高潮。
实事求是的讲,尽管最近价格是反弹了不少,但核心数据却不太乐观,根据链上数据分析公司 Glassnode发布最新周报,当前市场仍然存在熊市的许多特征,比如,比特币活跃地址数量依旧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且去年 10 月至 11 月币价达到历史新高时,比特币的活跃地址也并未创新高,明显低于 2021 年 4 月上一波币价历史高点时的峰值,这表明用户大规模流失,新的用户并没有快速增加。
同时,链上交易、区块空间的需求也有类似的情况。由于交易需求低迷,比特币链上交易费用仍处于熊市区域,目前每日交易手续费总额仅为 13.4 颗比特币。所有平台均为(币圈一级市场阿生)
此外,比特币平均区块大小也较先前显著下滑。在牛市时,随着矿工积极填满区块、以获取最大手续费收入,在网络拥挤、满块的背景下,会导致较大的区块产生,但如今矿工由于没有足够的交易来填满所有区块,在低网络拥挤、部分空区块的背景下,导致较小的区块产生。
因此,整体而言,比特币网络仍然是长期持有者所主导,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值得注意的新需求回升。
再来看看以太坊,链上活动也同样维持在低迷状态。在 7 日平均数基础上,以太坊平均 Gas 费最近下滑至 17.5 Gwei ,创下 2020 年 5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说明尽管近期币价上涨,但没有新的使用量涌入,总体而言,以太坊的链上活动仍处于多年来的低点。所有平台均为(币圈一级市场阿生)
(以太坊区块平均 Gas 费 来源:Glassnode)
正因为如此,通过 EIP-1559 实行的以太坊燃烧率,现在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以太坊的总烧毁量,现在只占总发行量的 11% ,EIP-1559 在去年 8 月实施后,过去仅 3 度跨入通缩领域。
以太坊烧毁率与发行量比较。Source:Glassnode
因此,尽管市场处于反弹状态中,但核心数据显示,熊市威压仍在,随时可能导致反弹戛然而止。
从制约短期反弹的因素来看,我把它总结为,2股寒流+1个冲击波。
之所以如此,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新的戏码加持,也没看到比较好的落地和实惠。从google搜索热度来看,对以太坊合并的“搜索”已经趋于平缓。因此,利好的炒点逐步退居二线。当然,目前市场也没啥好的亮点,就这个题材还有点号召力,还是要关注接下来主力怎么挖掘,尤其是二级市场价格,我觉得要从价格倒推热点,
如果LDO,OP等前期的概念持续走强,这个热点就能延续,或者有新的强势品种出现,我们也可以放心的折腾,反过来,就要特别小心。一看形势不对,就要及时减仓避险。
纯技术分析的角度看,由于反弹超买情况或陆续出现,以太坊和比特币都面临调整压力,短期指标也喜忧参半,中长期动能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增加了未来再次大幅大跌的风险。
我在之前的节目中也分析过,7月数字货币反弹,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鲍威尔也“放鸽”,暗示放慢加息步伐可能是“合适的”,导致赌美联储加息面临转折的资金占据上风。但我看这两天,陆续有美联储高级别官员出来泼冷水,其中不乏有之前鸽派人物,他们都强调市场对美联储表态有所误解,距离通胀达到2%的长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导致市场押多情绪开始降温,引发隔夜美国上演股债双杀,美股集体连跌两日,科技股引领尾盘加速跳水。
尾盘美股加速跳水集体转跌
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原本因衰退担忧加剧而连续两日携手回落,关键衰退前瞻指标——2年/10年期收益率曲线持续倒挂。
风险资产做多预期的降温,也顺便殃及了加密资产的池鱼,以太坊、比特币双双陷入调整。
当然,美债的倒挂,和下面我要讲的冲击波,也有很大的关联。
对此,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我是很喜欢从大视角中观察小趋势。要知道,地缘政治的稳定,对资金流动会形成非常有利的预期,不确定性是热钱最不喜欢的。所有平台均为(币圈一级市场阿生)
这一点,从这两天,尤其是昨天晚上19点到22点半这段时间的走势来看,作为已经在世界金融舞台崭露头角的币圈,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开始都担心双方擦枪走火,市场情绪很低迷,而后佩洛西飞机平稳落地后,市场开始出现一波快速拉升。
当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债,从昨天晚上19点开始,所有美债利率都始触底反弹,20点大举上升,但两年期的美债收益率和十年期的美债收益率倒挂差距却持续扩大,这说明有资金大幅抛售美债,在昨天20点~21点这个区间达到高峰。
更重要的是,大国博弈从来都不是一局定输赢,尽管形势不太好,但博弈还会继续,这相当于笼罩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阴云,说不定就会来个多云赚小雨,再一会,就多云赚钱。还是那句话,资本最害怕不确定性,币圈也如此。
还在,这种博弈,本质是一个拉锯的过程,不会有啥破格的大事儿,所以不是直接丢黑天鹅,不然,金融市场不死也得脱层皮。
而只要维持这种拉锯,币圈就有踹息的空间,接下来就看各路主力怎么想了,但不管怎么想,吃饭都是第一位的,只是形势的风云变幻,让走势更加扑朔迷离和复杂而已,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操作要足够的灵活,千万别认死理。
因此,从形态上和市场情绪上,我认为,吃饭行情还会有一个高潮,维持之前,上半月靠吉,下半月看凶的判断。
另外,有两个事儿也要关注一下,一是尽管近期市场是低迷,但是WEB3的发展却如火如荼,开发者的激情也是持续高涨。另外就是,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开始“入圈”,牵手NFT,前几天我们才说蒂芙尼买了一个NFT,做了一个七夕吊坠,昨天,Gucci 成为第一个接受 ApeCoin 支付的主要品牌,这意味着越来越的NFT开始“出圈”。
虽然,这不一定意味着价格必然的上涨,但是这在熊市而言,等于是雪中送炭,主力的炒作意愿,容易变成干柴烈火,一点就燃,APE就很典型。另外,这也能从中窥探到未来的趋势,为我们在接下来的挖掘潜力品种,提供指引和帮助。
一直以来,总是有人问我:“老白,你看这个观点咋样?你觉得这个老师怎么样不?听说是个高手!”
说实话,对这样的问题,我是拒绝的,因为大多数情况,说好吧,良心过不去,说不行吧,好像不太尊重人,这不是砸人饭碗么?严格的说,我也算半个分析师,好家伙,连自己的饭碗也砸,这不太合适。
但我倒是可以讲一下,“分析师”在加密货币这个行业的生态,仅供大家参考。
和其它金融产品一样,加密行业里的分析师也大致分成两个大类,只不过不叫分析师,而是叫“科学家”:第一类,本身从事区块链、加密货币相关行业的工作,或是专职于做交易,是加密行业的爱好者,甚至是信仰者,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技术性赌博,他们大多是真心喜欢交易,喜欢捣鼓K线,技术啥的,只是数量非常稀少,或者专职于研究各种项目,找机会,撸羊毛,分析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副产品,想说的时候说两句,不想说就爱咋地咋地,这类人多少都能做到知行合一,技术和方法也大多经过实践认证,这类科学家的观点,就相对可靠一些。
在这呢,我就不谦虚了,老白不才,正好就定位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的观点大概可以从60%到90%不等,也看水平高下,或者某一个时间的状态。
第二类,靠“分析行情”圈粉吃饭的人,他们有些也从事区块链相关行业,也或者是传统金融行业转型,本身很少交易,甚至连钱包,NFT是啥也未必能整明白,甚至,对比特币,以太坊的理解和认知也不深。对他们而言,分析是个生意。本质上,这类人和粉圈吃“爱国饭”,也就是一些爱国大V的情形差不多,他们本身就是靠渲染爱国情绪混饭吃,在内,还要揣摩上意,迎合主子需要的方向叼盘,才能吃香的喝辣的,且不说那些还在国内混的,就是已经润掉的,吃这碗饭的人也不少。
对他们而言,他们一方面要迎合行情,一方面又要迎合韭菜的口味,说韭菜喜欢听的话。
有的是蠢,有的是坏,蠢的是看不到事情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很多事情或调子的操盘手法和原因。坏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爱国”当成一种生意。
前一个类型大多是水平和认知问题,后一个类型则是真的坏。前一个类型人,观点可以信50%,后一种真心说,一个字都不能信。
要知道,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还是普通韭菜,他们总是希望找一个分析师,指一条明路,一夜暴富最好,退而求其次也要能吃肉喝汤,再不行,赔点小钱,赚个吆喝,收获一些感动、情怀也行。
真正的交易高手,是根本不迷信、不执著任何一个分析师,哪怕是我爹也不行,而是,把这些分析师当成一个素材,不断学习,批判,找到一些精华,最终形成自己的交易逻辑。如果能再上一个层次,能够不执着于自己的逻辑,心无挂碍,无所住,才算是真正入门。虽然,可能很难彻底的做到心无挂碍,无所执著,但是起码心有所安,不会随波逐流,不会怨天尤人。
我想,如果大家能够用心理解我的想法,不断去折腾,思考、逆向思考,就一定可以财务自由,起码成功的概率高达99%,剩下1%是运气和命运。反过来,就会沦为普通韭菜,成为市场的养料和炮灰,
这就算是我的价值观,也是我自己要求自己的标准,希望看我节目的朋友,都可以成长成为真正的交易高手,而不是看我找到两个品种,分析对一段行情,
更不要过多的,纠结多还是空,牛或者熊,这交易而言,浪费时间,没有意义。
因为,交易最终获利的本质,根本不是多空对错。看对,做错的人多了去了,看错,做对一样赚钱。
点个”赞“和”在看“。持续关注↓ ↓↓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
www.mytokencap.com )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